工频介电常数测量仪的校准周期需依据其使用状况、性能要求及所处环境等因素来确定,通常建议在6个月至1年之间。
部分信息表明,为保障测量的介电常数(ε)和损耗因数(tanδ)测量误差不超过±1%,校准周期不应超过6个月。另有介绍提到介电常数介质损耗试验机需每月用NIST可追溯标准件校准一次,并每季度通电2小时维持电容活性,其或许适用于测量要求严苛或高频使用的工频介电常数测量仪。同时也有一般建议指出,每年至少要校准一次,以此确保测试仪性能稳定。
参照JJF1139—2005《计量器具校准周期确定原则和基本方法》,校准周期的确定,需综合计量器具的自身特征、性能要求、使用状况,以及制造商的建议、使用维修记录、以往校准数据趋势等多方面因素考量。要是测量仪用于对数据精度要求高的科研实验,或常在高温、高湿度等易影响仪器性能的恶劣环境中使用,又或者使用频率颇高,那么宜缩短校准周期至6个月,甚至更短。而若其使用频率低且使用环境稳定良好,经多次校准验证性能稳定,校准周期可在合理评估后适度延长,但通常最长不宜超2年。
此外,实验室依据CNAS-CL01规范运作时,校准周期由实验室基于计量器具实际使用情形,依照科学、经济与量值准确原则自行判定。同时需定期开展期间核查,一旦察觉仪器有测量异?;蛭榷ㄐ郧芳训淖纯?,不管是否到校准周期,都应及时进行校准。